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河安流-《逆水行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自宋以来,历朝都有治水能臣,但能臣再能干,也无法将黄河安抚下来,所以想要治本,就得从保护环境、避免水土流失做起。

    然而,想要制止滥砍滥伐,谈何容易。

    当黄河中游地区人口增多,需要大量燃料,需要大兴土木,于是樵采、伐木规模扩大,越来越多的青山变秃,没有了植被的保护,水土流失自然就越来越严重。

    但是,官府不可能封山,首先木质建筑隔一段时间就得修补,有时候失火还得重建,这就决定了每年的伐木量不可能低。

    其次,各地百姓需要燃料生火做饭、照明,还要驱寒。

    如果不许百姓樵采,等同于让百姓在饥寒交迫中死去,大家活不下去,就会揭竿而起。

    当百姓吃不饱饭、生存都成问题时,环境、民生二选一,统治者该选哪个,答案不言而喻,即便知道滥砍滥伐不好,也只能视若无睹。

    宇文温的思绪愈发扩散,渐渐走神,以至于那位讲解的官员请示时,他居然都没听见,待得旁边宦官低声提醒,才回过神,却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宛若一个上课开小差的学生,被老师点名叫起来回答问题,却连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。

    中书令王頍见着天子走神,赶紧救场:“陛下,此次黄河汛期,虽然未造成巨大损失,但治水大使建言,酌情减轻各地今年的租调...”

    “嗯....”宇文温沉吟着,做思考状,以便拖延时间好捋顺思路,思来想去,索性把皮球踢回去:“关于此事,诸位卿家有何看法?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